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截至2020年人口为14.1亿人,比2010年增长5.38%。这项结果打破了坊间早前关于总量将低于14亿人的传言。
(图片来自中新社)
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过去10年人口增速下滑至60多年来新低。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有人口专家研判,中国人口峰值可能进一步提早在“十四五”期间到来。不过,过去10年,中国人口年均增长率下滑至0.53%,比上一个10年下降0.04个百分点,创下1953年中国开始组织人口普查以来的新低。
中国人口发展面临结构性矛盾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昨天在记者会上说,此次普查数据,反映出中国人口发展中面临一些结构性矛盾,比如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规模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总和生育率下降,出生人口数量走低等。
从1970年代中开始实施具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在40多年里少生了4亿多人。2016年放开“全面二孩”,这项改变当年让中国新生人口增加至1786万人,创2000年以来峰值。
但这种增势仅是昙花一现,中国新生人口从2017年开始出现“四连降”,去年下滑至1200万人,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也下降至1.3,远不及“全面二孩”开放之初专家预期的1.8。
中国人口问题学者何亚福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要逆转出生率降低的趋势非常困难,例如日本和韩国都在鼓励生育,但生育率仍然很低。”
官方智库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去年底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27年达到峰值14.17亿,比2017年的预测提早三年。对此,宁吉喆回应时说:“我国人口今后会达到峰值,但具体时间现在看还有不确定性。”
何亚福指出,近年来中国每年死亡人口在1000万人左右,只要出生人口低于1000万人,人口就会负增长,而2020年出生人口1200万人,到2022年预计将减少至1000万人。因此人口峰值可能在2022年左右到来。
新出炉的人口普查数据也凸显老龄化态势严峻性。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比2010年增加5.44个百分点,达18.7%;15岁至59岁人口的占比则下降6.79个百分点,至63.35%。
从地域分布看,人口继续呈现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的趋势。中国近四成人口聚集在东部地区,比10年前上升2.15个百分点。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撰文指出,生育率下降与老龄化息息相关,但由于寿命延长,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不能更改、不可逆转。
有经济学家警告,如果劳动力数量持续缩减,对经济的影响将无法以教育和科技进步弥补。
原新指出,人口老龄化将让中国经济面对增长潜力下降风险。有研究指从现在到本世纪中,人口老龄化可能会压低经济潜在年平均增长率1.6到1.7个百分点。
宁吉喆重申要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的成本。对此,经济学人智库中国首席分析师苏月指出,生育政策调整一般要15年至20年,才能对劳动力供给产生影响,因此调整人口政策要有提前量。
(记者是《联合早报》北京特派员 文:杨丹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