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城市更新系列活动中,我们非常关注城市商业地产的新尝试,包括更具人文色彩的营地文化综合体、新社群、当代新民宿等等。如何在喧闹的都市中寻找一份内心的净土,如何在钢铁丛林的缝隙里创造独属自己的秘密花园,如何借由内心的力量触达理念的初心,发现观照内心的自然力量。
以下是对新营地品牌“一天自然”的采访:
受访人:林莉雅,一天自然的创始人、主理人
Q:感谢您接受界面新闻和城市年鉴的专访。请您先介绍一下“一天自然”这个品牌。
林:“一天自然”是一个自然生活方式品牌,英文Wood Mood,是一种自然的态度。所以在这次展会上我们打造了一个快闪迷你花园,把我们在北京海淀的湖畔实体花园做了部分呈现,背景板上的就是我们花园湖畔清晨的样子。我们希望能够建立成为一个自然生活品牌的平台,非常强调各品牌的参与分享,包括这次参与我们快闪营地的小爱Lagom咖啡,户外露营集合店EZ Camping, 园艺品牌Berry&Bird, 由中信出版集团, 九口山带来的自然书店,稻荷草木染,动觉地球带来的飞行瑜伽, 租吗电分享的厨余垃圾就地能源化以及许多音乐的品牌一直伴随着我们。
参展的这四天,我们希望每天都给大家带来了不同主题的内容。第一天是自然美学。今天(第二天)是自然生活方式,我们联合了“远歌行”以及乐队做互动音乐分享,大家随时都可以选一件乐器即兴加入演奏。“远歌行”专注于做音乐治疗、世界音乐的,还有刚才看到的“鼓圈联盟”,都是通过“偶遇成歌”推荐、结识的。“偶遇成歌” 是一家从事专业音乐治疗师的培训机构,也是一家专做音乐治疗相关技术的公司。还有一些关于户外露营的分享。比如说户外怎么用灯,进入冬天怎么取暖。明天是一个园艺和农艺主题,分享花园建造,朴门永续种植,现场体验草木染,会带领大家用植物去做一些染色。最后一天是“减单生活”,会跟大家分享我们在生态、环保这方面做的一些尝试。带领大家加入花园飞行瑜伽。最后在撤展当天我们发起的环保行动,收集这些被大家废弃、本该进入垃圾桶的材料作为花木染材料来循环利用,把余下的新鲜花材送给胡同的居民,店铺。
Q:今年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主题是“品牌力量”,您对这个主题是怎么理解的?
林:其实我觉得 “品牌力量”是我们专心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做好,这就是品牌力量,就是哪怕我们不做任何的宣传,好东西就会有自发性的传播。就像我们现场搭建的快闪花园,很多人喜欢在这里待着,拍照,喝咖啡,和朋友聊天,休息放松,会觉得即兴音乐好玩,还会带朋友来玩,这就是宣传。可能我们没有这么商业化,我们认为其实每个人内心有很干净纯粹的东西,如果你能做一个让大家产生共鸣的东西,这个就有力量了。
Q:您觉得在城市当中生活的人们,在城市生活不断更新的背景下,借由我们的努力可以改变哪些贫乏的精神生活?
林:我觉得首先要亲近自然,这一点是我觉得特别重要的。其次还要有人和人之间的交流。现在大部分时间我住在胡同里边,我认为胡同是北京非常有特色、有人气、有生活气息的一个地方,在胡同那么狭窄的空间里,我们能看到一棵树在两面墙的夹缝中顽强地生长了很多年。大家在树下乘凉、下棋,大爷大妈拿着板凳出来在树下聊天。
我们做过一个关于联接的行为艺术的展,对所有邀请的观展人的行为进行记录,看人是怎么与植物产生联接的。在做这个研究的时候,发现很多让我特别感动的地方,在一些城市里,大家没有关注到的地方,比如说旧货市场、垃圾回收站,当然还有胡同里这些典型的城市空间,即使在这么有限的空间里,大家会利用各种的办法,比如说在泡沫盒子、随便废弃的一个容器里种上植物,去照顾它。不管是花也好菜也好,大家会在自己很小的房间里或者阳台的空间,种上一些植物看着它生长。这让我觉得,人更乐于回归自然,更乐于亲近自己内心的一些东西。
原创免责: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版权合作及沟通单击本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