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界面楼市:今年是我们第二次推出【中国城市更新力】系列专题报道,这次来到了倍受瞩目的金禧璞瑅项目,一个深耕区域的项目,一个对板块市场有理解有主张的项目。
住宅市场目前迭代已久,从限墅令、7090限制,到现在的“后限竞时代”,北京市场开始告别同质化现象,向着细分市场迈进。刚需和刚改的概念不断延伸,一大批建筑新材料与空间设计理念不断的在本地市场推进。对于这一迭代过程,作为业内资深的操盘手你如何看待?
苟飞雄:这是必然的,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很多项目去化不理想,但好项目依旧热销,它一定是满足了客户的需求,所以细分市场是必然的。
我们属于限竞但非70/90,所以从面积角度来讲产品舒适度是非常强的,在市场上也是非常稀缺的。经过了3~4年限竞房的消化,限竞房就显得尤为珍贵。
界面楼市:你怎么看这一市场逻辑?
叶锋鹏:从政策上讲,我非常认可楼市产品迭代的解读。富力和首开作为两大品牌开发商,也是站在被限定价格的基础上做高端的好产品。一个大面宽的改善型洋房,通过采用相对高端的产品标准来做整体设计,产品有了很大改观,用一句原来华南地区常讲的话就:“咸菜的价格做出烧鹅的味道”。
界面楼市:前期产品的设计非常有亮点。那么我们现在加推的叠拼产品跟以往有什么区别?
叶锋鹏:我们设计了多种方式入户,可以从地面上通过庭院入户,可以通过我们的地下车库入户,还可以通过北面的通道入户,只为业主打造舒适的生活仪式感。
第二个亮点,我们设计的单层面积约100㎡,现市场多为单层面积80㎡左右,所以舒适感是非常强的,上叠现在是有三个露台,共30㎡左右,这在市场上也是比较少见的。
另外充分考虑了私密性的需求,上叠设计了特殊尺度的檐口,基本上上叠的人站在露台里往下看,是看不到下叠的。对这个项目而言,我们增加了成本去研究一些居住的需求趋势和设计理念,最后落实在我们的产品上面。
界面楼市:最早房地产市场出现这种叠院产品的时候,有一个词叫“叠院云庭”,用来对应称呼下叠和上叠,我们在推出这种产品的时候,你觉得这个时机是怎么选择的?
苟飞雄:整个中央别墅区的别墅产品也经过了很多年的迭代,市场上的低密产品普遍很紧凑,在这个时间点我们把 “不一样尺度”的叠拼产品推出去,尤其是在今年这样特殊的年份里,更迫切的希望把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全新的生活认知传递给市场——叠拼并不紧凑。
界面楼市:谈到新需求的问题。项目位于比较特殊的地段,承接了一部分未来科学城产业人群的生活配套,哪些新的需求被我们发现了?
叶锋鹏:大家对室内外的空间要求有所提高。现在新推出的叠拼产品,打造了一个约5000㎡的园林景观,业主在园区里面的舒适度需求是能够被满足的。这是市场上5000万起的豪宅才会考虑采用的配置,随着土地价值的攀升,越来越少的开发商选择在社区内打造内部景观园林了。我们项目斥重金希望让业主能够生活的更舒适,足不出社区即可享受约5000㎡花园。

界面楼市:受疫情影响,很多人在家生活了三四个月不出门,大家开始不断审视生活空间舒适性,可能也会产生一些新的购房念头,你怎么看这些先导产业链的人群需求?
苟飞雄:传统意识中的高知人群是很宅的对吧? 但实际上连续宅三个月也会宅出问题。人们还是向往社群生活的,社区如果有很完善的园林和配套,业主随时可以出来透气。同时上叠和下叠都有独立别墅院落,在院落里看看书晒晒太阳,或者家人一起烧烤,都是非常惬意又有趣的生活方式。
我们以桃园源记为设想,做了桃园五境——“见山、寻迹、有光、观海、禅径”,运用金镶玉的设计手法,去体现观澜湖大湖和五重立体园林景观,对应了现代人的精神诉求。这对未来科学城的人群、望京或者顺义本区域人群,都是非常好的配套。

界面楼市:可以说金禧璞瑅的产品设计、空间设计和空间理念与其它产品确实有所不同。我们再从城市更新的角度谈一谈配套和商业,任何一个社区内的商业经营性的流水商业都会对本区域有所贡献,从这个角度来谈一下项目。
苟飞雄:我们希望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让商业配套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便利性和舒适度,且在无形中促进区域发展。
首先我们拥有4万多平米的沉浸式商业,设计之初打造了一个高端的空间,主要为解决业主的生活配套;同时我们还配备了一个6万方左右的养老业态,对区域的健康配套方面也做了一个很大的提升;还引入了诺德安达国际学校,一所十二年全龄双语国际学校,让业主的孩子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全球一流的音乐,和科学类学科的全球化学习视野,另外与MIT麻省理工学院也建立了独家合作,每年都提供在MIT实地游学机会。我们提供全年龄层的生活服务。
所以我们变成了区域和业主的生活服务配套商,也相当于尽一份企业责任,推进该区域更新,有意无意间吻合了国家的需求、企业的需求,还有当地政府和居民的需求。我觉得是可以实现多赢的局面。
我们也研究过在一个社区内,拥有三大业态是非常难得的。我们现处于顺义中央别墅区的御河板块,国际学校是比较多的,说明需求是相当有针对性的。
三大业态配套,将为整个顺义高丽营及周边区域提供服务配套。富力和首开应该说是迈出了很大的一步,也为地方政府做了一定的贡献。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配套商业与社区就隔着一碗汤的距离,步行的尺度给了空间感上的极度舒适。未来商业区域的发展前景非常好,随着项目的逐步完善,未来会创造更多区域性的网红打卡点。
界面楼市:从城市更新角度为区域做了整体的配套提升,那接下来我们再来谈谈项目和主城区的关系问题。因为城市一直在生长,过去这边可能是传统意义上的“浅山近水”,但是也有人说距离主城区15英里以内的距离是最合适的,那么你对于项目和主城区的关系中有什么新的解读?
苟飞雄:其实这个距离包括心理距离和真实距离。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以前所谓的“郊区”或“远郊区县”的概念在逐渐淡化。从最初的马车到现在的飞机高铁,我们已然在淡化真实的距离感。随着汽车的陆续普及,路网的逐步完善,轨道交通的便捷。北京作为一线城市,“离尘不离城”是最佳的生活与工作的写照,在繁华的区域工作,在安静的区域生活。
那么关于“地缘问题”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特别是刚才提到了15英里的概念。我们愿意吸收一些能够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概念。
界面楼市:这也意味着项目在打造之初就是一个面向全北京市的项目,这点你怎么看?
叶锋鹏:确实是这样。地铁十七号线已经在建中,未来科技城站到我们项目也就两公里,所以我们片区跟未来科学城也成为了一个环线。京承高速8号口距离我们项目也都非常近。京沈高铁顺义西站今年年底前也将开通了。
所以这个区位是非常好的,在这样好的区域里,我们可以回归生活,回归生活文化的本真。在北京,大多数置业人群真正向往的城市生活文化是什么?我个人理解的是舒适,因为北京的快节奏,人们总是匆匆忙忙度过白天的12小时,所以人们需要在白天12小时之外,回归家庭,把时间交给家人,一起享受舒适的家庭生活。 这就是我理解的回归的真正意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