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开宗明义:抛下那个古老的流量算法!

城市更新 作者:叶加文 2021-09-23 11:01
[凌镜导读]


这是一篇发言稿,是C20启幕论坛上的开宗明义:

《去你的!算法!》

在此我要首先特别欢迎一下在现场的一百多位大学生朋友们,因为界面新闻创立之初就拥有了许多大学生读者,正是你们的到来让C20中国城市更新力的现场,蓬荜生辉!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由界面新闻与设计周博览会联合举办的——C20中国城市更新力系列策展的开幕论坛。我谨代表主办方向各位致以最诚挚的祝福,希望本届博览会能够伴随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当下,我们正在进入中国经济转型和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中国制造2025、工业4.0联盟战略和新社群建设等国家级的概念和世界性趋势,不断涌现。在产业更新的主导下,不同国家社会之间的产业组织模式,也不断更新;城市生态的概念开始经历迭代,文明的光环之下人们的相处方式也被重新设计。

基于此,我们的媒体平台与北京国际设计周博览会,以及2020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城市馆联合策划,考量并参照联合国十七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在2019年推出了C20中国城市更新力系列活动。C20即是关于城市更新设计的二十条关切,旨在聚焦变革中的中国城市更新,关注大设计与人类组织关系的连接,设计城市之美,记录创新社群。

几个月以来,通过网络与机构推荐,参与C20的商业开发主体达到了126项,来自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欧盟各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国内各主要城市的发展商代表参与了我们的《C20城市洞察者》系列访谈,对城市更新这一社会性和发展性的问题提出了宝贵的观点,和建设性意见。在这一过程中,主流的观点认为城市更新仍然是一座城市新陈代谢的过程。从迅猛扩张、强力外拓、快速跃起,慢慢转变成为向内里寻求成长,寻求内在的驱动力,让城市产业逐渐更新,把建筑设计、科技创新、以及由公益驱动的社会群体动能有机地结合在过程中。

在本次系列活动的访谈中有专家指出,当前国内一二线城市发展已步入“存量时代”。随着我国城镇化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提升,城市更新正在成为城市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什么样的企业能够胜出?什么样的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这要求我们的城市开发者要重新考量构建合理的城市生态,脱虚向实,真正沉下心来做好扎实的实体经济要素。中国城市化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商业开发热潮渐冷,却存在多元化的专业细分机遇。在新时代背景下城市更新也需要转型,需要概念和执行理念的迭代,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到城市更新设计的维度中去,用包容性增长的态度建立社会公益属性的经济动能。

通过对各位专家学者的访谈我们可以看到对可持续发展的普遍认识,首先是强调长周期内的发展动能,关注环境与生态链的健康,其次是看重政策与市场的合理关系,以及原材料与劳动力的持续供给能力。再有就是区域内的文化背景与资金背景的协调,产业选择的题材适合度。同时还关注到包容性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这里强调了域内经济指标中参与人群的覆盖率,业态建设对既有业种的包容性,关注经济循环中商业机会的提供能力与覆盖率,强调小微社会中共建共管与代际合作以及容错容变的机制,最后要用长周期与短周期结合的方式来核查产业活跃指数与经营活跃度。


在城市更新的各种产业维度之下,随着5G时代的到来,传媒产业也面临着转型与更新的使命。从近年来国内外几次大影响力的头部企业并购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中国移动并股芒果TV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还是AT&T八百五十四亿美元收购包括HBO、华纳兄弟影业和CNN的时代华纳,拥有超大流量和垄断地位的通信和IT头部企业,都开始把视线聚焦在内容产业上,这一现象辐射到媒体产业中的体现就是,传统的拥有记者站和采编报道权限的媒体,以及能输出深度报道和深度评论的媒体,在经历了初期互联网浪潮冲击后,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纷纷开始融媒体转型。之前受市场追逐的定向采集和分发的流量道具类应用,开始新一轮的洗牌,新的客户端的受众关注也开始从“无休止的兴趣投递”向“给我更好的”逐步进化。

这就是我们一直坚持以原创和深度内容输出为核心竞争力的原因,也是我们今年与北京国际设计周合作的初衷。无论通讯技术与AI科技应用如何发展和迭代,传播与媒介的核心永远是内容,其竞争力也是由内容驱动的。衡量价值不能只考虑获利,人类社会能够长久地生存下来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不只是增长,商业文明走到21世纪的当下早已经过了单纯逐利的时代。

如果你的企业过度关注盈利KPI,那么报表算法就会让企业主仇视为普惠平等与环保而缴纳的每一分钱税金,从而把本应关注在创新的团队和开拓市场的精力与经营,放在了避税和看不见的手上。如果一个国家政府过度关注所谓GDP的增长,那么经济算法就会告诉执政者制造业回归本土比全球化产业链要好,人造肉比播种牧草要好,电子商务订单农业和外卖送餐员比菜市场的自耕农和当垆卖酒的卓文君要好。如果我们的媒体舆论都靠流量驱动,那么算法就会告诉你,只需要去拍一字马、吃播和喊麦就好了,谁还会去报道希望工程的大眼睛女孩?谁还会去探访母亲水窖?谁还会去关注大运河沿途的生态与商业文明保护?谁还会去当深度探访者,去挖掘雾霾压城和穹顶之下的困局?

我们之所以要与强调艺术和大设计的设计周合作,就是为了让设计赞美历史。如果我们的历史里面没有了艺术、没有了设计,那我们的历史就是血腥、残暴和野蛮的。那些对于设计的每一次记录,其实就是对人类历史那些良善的美好的东西的记录,也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我们做设计周还有一个意义,就是要让所有的我们合作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互相在一起,让交流变得场景化,使艺术设计与建筑规划融合,让建筑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共生。

以上这些就是我们作为传媒企业应该关注的现实,我们需要走出去,跟更多的有正能量观点和态度机构合作,在提供新闻报道的基础上,更多的为好的内容提供平台,鼓励人们来到线下互动,鼓励人们在线上深度阅读,独立思考。最后很荣幸能与设计周的团队共事与合作,共同为可持续发展贡献我们各自的力量。

感谢大家的到来,谢谢!



原创免责: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版权合作及沟通单击本链接
推荐文章